最信得过的炒股配资 林超贤:这次我们是玩真的!独家专访《蛟龙行动》主创


发布日期:2025-03-23 21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最信得过的炒股配资 林超贤:这次我们是玩真的!独家专访《蛟龙行动》主创

电影《蛟龙行动》的第一批观众,是北部战区海军某部的潜艇官兵。观影后,他们长时间地鼓掌最信得过的炒股配资,并和全体演员集体合唱了中国潜艇兵之歌《不要问我在哪里》。大家还一起热闹地包了饺子。

1

在交流中,总制片人、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发现,这些潜艇兵很沉默,只有问他们,他们才会回答——他们长期在潜艇上养成了静默的习惯。但支队长说:“这是大家最开心的一天,也是讲话最多的一天。”

从《红海行动》到《蛟龙行动》,从大漠来到深海,导演林超贤成就了中国第一部潜艇电影。不论是制作、特效,还是场景布置,每处都能感受到巨额预算在“燃烧”。

很多人问于冬,像这样的电影这么“烧钱”,为什么还要去拍?于冬就一个信念:“要在前作(《红海行动》)的基础上再实现一次升级和突破。”南方+记者在京独家专访了于冬和林超贤。

林超贤:这次我们是玩真的!独家专访《蛟龙行动》主创

“无声的较量”

《红海行动》中,眼看石头要不行了,他说了生命中最后一句话:“好疼啊。”佟莉突然想起兜里的糖,可怎么也撕不开糖纸。当糖纸终于被撕破,佟莉把糖放进石头嘴里,可石头没来得及尝一尝,就牺牲了。

七年后的《蛟龙行动》一开场,是“蛟龙小队”队长孟闯(黄轩 饰)和“蛟龙小队”副队长徐宏(杜江 饰)来看望石头。徐宏放下了一颗糖。特写推到墓地前,那满满的一盒糖。

2

故事发生在近未来。孟闯作为新任队长,肩负带领团队完成任务的重任,徐宏要克服《红海行动》里失去战友的心理阴影。

影片节奏一如既往极其飞快,可还是很有巧思地布满了柔情细节。一颗糖,一块巧克力,都是战友们之间的一丝甜。

从陆地转为水下作战,紧张刺激的场面也由战机、车辆互相追逐,转变为“无声的较量”。

3

影片有两条群像线,一方面,蛟龙小队深入敌后执行危险任务;另一方面,“龙鲸号”上的潜艇小队则在深海中与敌人展开生死对决。

“蛟龙小队”延续自《红海行动》,但潜艇部队是初次出现。林超贤花了很长时间,去想怎么结合好这两组人。

片中有台词“同呼一口气,百人一杆枪”,说的是上百位潜艇兵齐心协力,只做打出鱼雷这一件事。

4

他们的工作像是在刀尖上跳“集体舞”。比如,我国的功勋艇——372艇有一次不幸掉深,艇上的战士们三分钟合作完成了三十多个口令和五百多个动作,成功脱险。

“不过在潜艇部队中,既需要团队合作,每个人的岗位也有其独特性。”林超贤表示,比如声呐兵曹弘浪(王俊凯 饰)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,有他的判断才能让潜艇隐蔽地纵横深海。

真实的声音,往往在“诱饵弹”的遮挡下,隐藏在深处。

这就要求声呐兵特别认真地打开声呐,仔细收集周边一丝一毫的声音。而艇长下达的指挥命令,都要通过声呐兵来转化。

影片开场后不久的关键时刻,面对真与假的对方潜艇,艇长赵启航(张涵予 饰)需要迅速决定,鱼雷要打1号还是2号。他急切地催促着曹弘浪,曹弘浪却拿不定主意。但分秒之间,艇长必须做出命令,这也间接导致了我方潜艇遭遇重创。

5

曹弘浪过不去这个坎儿,废寝忘食地研究,“诱饵弹”下的真实声音在何处。他离答案越来越接近。

又到一个关键时刻,曹弘浪再度面临相似的重大选择。他定下心来,仔细比对。甚至严肃地对赵启航说了句“别催”。接着,他坚定道:“相信我。”

这次,曹弘浪选对了。

“虽然我是第一次跟王俊凯合作,但我可以说,这一次他令你意想不到。”林超贤对南方+记者说。

于冬表示:“我认为,这是王俊凯从影以来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。”

“六边形”战士

在现实中,已有很多00后投身到国防建设中,构成了人民军队中的新鲜血液。这是林超贤在做资料搜集中发现的。

他也没想到,很多潜艇兵真的就像王俊凯一样的年纪,他们很内敛,单从他们脸上能看到坚强的眼神,“身上有一种坚韧的意志力”。

在北海舰队的放映活动中,发生了很有意思的一幕:潜艇兵的声呐兵来考验《蛟龙行动》的演员。

声呐兵先放了一段,声音一出来,杜江答道:“应该是海洋生物的声音。”全场鼓掌。到了第二段,杜江也答对了:“是水面上船只的螺旋桨转动的声音。”

“这说明我们的演员是专业的,是经过训练的,是真正的体验生活。”于冬兴奋地说。

很多演员在开拍前就拿到了潜水证。

很多演员在开拍前就拿到了潜水证。

于冬特别提到,这些演员加入到《蛟龙行动》的时候,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准备。首先,演员们是没办法请假的,所有的演员就位后,必须经过6个月以上的训练。接着,要面临长达10个月的拍摄。

“收工之后,(他们)从来没有说是去喝大酒,全部回去赶紧休息,第二天早上起来要争抢酒店不多的健身房位置。他们还要错开一些时间,大家都要把自己的体能保持到最好,很令人敬佩。”于冬说。

7

不仅是演员,林超贤本身也像一位“六边形”战士。

黄轩回忆,从第一场海上钻井平台的战斗戏份开始,林超贤就亲自带着他们走戏,端着枪跟着演员跑上跑下。之后那些潜水的戏份,他往往是先亲自下去看看水温、水况,然后扛着摄像机与大家一起下水拍摄。

“导演是超人。”于冬说。他要做导演,做摄影师,要做所有的动作设计,还要根据剧情的发展,来调整每一个演员的状态。

“我真的很喜欢在前线。”林超贤对南方+记者说。当然,他可以在安排好所有事宜后,坐在监控棚里看着视频。现场发生什么,距离他很遥远。但他想,前方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,也许难以被他知晓,“因为他们不会直接跟我说”。

如果他在前线,能迅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,也能让演员表演得更为顺畅。当他可以做到每个岗位,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享受。

8

林超贤很喜欢跟着演员一起潜入水下。水温可能会极低,大家都冷得发抖。到了岸上,一起愉快地喝着热茶。

“队友的感觉很强烈。这次不一样,真的不一样。”林超贤说。

一场“梦中之梦”

“深海大战,到底是什么样?潜艇又长什么样?”于冬说,他们通过搜集各种公开的资料,以及世界范围内有关此题材的影视资料,去想象了一场未来大战。但“这不是一部科幻片,这是现实题材”。

他们根据想象,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1:1打造了四艘潜艇。

其中“龙鲸号”潜艇置景长达120米,这也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,其长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,仅外壳的搭建就花费了8个月。按于冬的话来说,每一个舱室,每一个屏幕,每一个按钮都是逼真的。

9

潜艇里是没有白天黑夜的,轰鸣声充斥着每一个角落。

电影中,潜艇兵挨个舱发给战友的小小树苗,是潜艇独一抹的绿。

他在“龙鲸号”内部迅速穿行,进入到“龙鲸号”的生活舱、指挥舱、反制武器舱、指挥中心等空间,展现了“龙鲸号”潜艇的内部结构空间。观众也仿佛化身为潜艇中的一员,跟随镜头进行一场沉浸式的“潜艇自由行”。

在分发小小树苗的潜艇兵。

在分发小小树苗的潜艇兵。

潜艇兵的生活是枯燥的,24小时轮班待命,神经时刻紧绷着。炊事兵颠勺的声音,都被赵启航调侃,别引来了敌人。在危急之时,炊事兵却是第一位喊出“我们都是潜艇兵”的人,大大鼓舞了士气。

迷宫版深潜在海底的庞大潜艇,一颗颗30秒后将撞向我方的鱼雷……不断以为这就是结局,可接下来,总会有更刺激的挑战。

“拍军事题材要与时俱进,现在科技每天都一日千里,所以我们必须要往前想。”林超贤说。

11

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,中国军队自主研发的“机器狗”首次亮相,以其灵活的四肢和多样的用途,吸引了大批军事爱好者的关注。到了2024年的珠海航展,它已经升级为“机器狼”。

于冬提示,这些新武器,在《蛟龙行动》中都有所展现。

“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是玩真的,不是靠电影的手法来‘骗’,是真实地呈现在你们眼前。”林超贤说,拍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军旅题材的电影,是他的梦想,而《红海行动》之后能够再完成《蛟龙行动》,“这是梦中之梦”。

于冬提到,这是一部拍摄时有着超乎想象难度的影片,当蛟龙突击队与潜艇兵合二为一,展示了超乎想象的能量,也展现了我们现代化海军的未来发展步伐。“我们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,还有4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总面积。有这样一些人,在深海当中同样守护着我们的家园,守护着我们的深海。”

声呐兵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,韩骁(于适 饰)执拗的不原谅,都伴随着战斗的不断升级,人物的不断成长,而形成另外的弧线。

潜艇兵沉默地潜在海底,人们却不知道,他们做出了拯救人类的壮举。

影片末尾,战士们在篮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,也提示我们,他们原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,是向上生长的阳光少年。

采写:南方+记者 刘长欣

视频拍摄:南方+记者 刘长欣

视频剪辑:南方+记者 杨奇 陈文夏最信得过的炒股配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