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熟期货配资 春季老年人压疮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


发布日期:2025-02-21 22:37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常熟期货配资 春季老年人压疮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

压疮(又称压力性损伤)是老年人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时常见的并发症,春季因气温波动、湿度增加等特点,可能加剧压疮风险或影响愈合进程。本文从压疮的病理机制、春季护理特殊性、具体护理措施及预防策略等方面,系统阐述老年人压疮的春季护理要点,旨在为护理人员及家属提供科学指导。

一、压疮的病理机制与风险因素

压疮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,引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病理过程,多发生于骨隆突部位(如骶尾部、足跟、髋部等)。其发展分为四期:

1.Ⅰ期:皮肤完整,出现红斑且按压不褪色;

2.Ⅱ期:表皮或真皮层破损,形成水疱或浅表溃疡;

3.Ⅲ期:全层皮肤缺失,可见皮下脂肪暴露;

4.Ⅳ期:深达肌肉、骨骼,伴有坏死组织或焦痂。

展开剩余77%

春季特殊风险因素:

1.温湿度变化:春季昼夜温差大,老年人需频繁增减衣物,摩擦风险增加;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,加重感染风险。

2.过敏源增多:花粉、尘螨等可能导致皮肤瘙痒,增加抓挠致破损的概率。

3.活动减少:部分老年人春季仍因寒冷减少活动,加重局部受压时间。

二、春季压疮护理的核心原则

1.减压管理

每2小时翻身一次,使用气垫床、减压垫或记忆棉床垫分散压力。

坐轮椅者每15-30分钟调整重心,避免骶尾部持续受压。

2.皮肤保护与清洁

清洁: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皮肤,避免使用碱性肥皂;出汗或排泄后及时清理,保持干燥。

保湿:春季皮肤易干燥,选用无酒精、低敏润肤霜涂抹非破损区域。

隔离防护:在骨突部位贴敷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,减少摩擦与剪切力。

3.创面处理

Ⅰ-Ⅱ期压疮:使用透明薄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,促进自愈;若渗液多,可选用藻酸盐敷料。

Ⅲ-Ⅳ期压疮:需由医护人员清创(如外科清创或酶解清创),配合抗菌敷料(如含银离子敷料)控制感染。

感染征象处理:若创面红肿、渗液浑浊或有异味,需及时就医,进行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治疗。

4.营养支持

补充高蛋白(如鸡蛋、鱼肉)、维生素C(如柑橘类水果)及锌(如坚果),促进组织修复。

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,避免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。

三、春季护理的特别注意事项

1.环境调控

保持室温18-22℃,湿度50-60%,使用除湿机避免潮湿环境。

床单、衣物选择纯棉材质,减少静电与摩擦刺激。

2.避免不当护理行为

禁忌用力按摩骨突部位,可能加重深层组织损伤。

慎用民间偏方(如酒精擦拭、中草药外敷),可能刺激创面。

3.动态观察与记录

每日检查皮肤状态,拍照记录创面变化,便于评估疗效。

监测体温及血常规,警惕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。

4.心理支持

长期卧床易引发抑郁情绪,需通过陪伴、音乐疗法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,间接促进愈合。

四、预防策略

1.风险筛查

使用Braden量表评估压疮风险(重点关注活动能力、营养状态、感知觉水平)。

2.体位管理工具

使用楔形枕、足跟保护垫等辅助工具,减轻局部压力。

3.健康教育

指导家属掌握翻身技巧、皮肤检查方法及营养搭配原则。

五、结语

春季老年人压疮护理需兼顾环境特点与个体差异,通过科学减压、精准创面管理及营养支持,最大限度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并加速愈合。护理人员需保持动态评估,及时调整方案,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,实现身心整体照护。

参考文献

[1] 国际压疮指南(NPUAP/EPUAP/PPPIA, 2019)

[2] 中国老年医学会《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护理专家共识》

[3] 春季温湿度对压疮愈合的影响研究(Journal of Wound Care, 2022)

通过以上内容常熟期货配资,可为老年人春季压疮护理提供系统性指导,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。

发布于:上海市